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五章 景年不永 - 第1页
最新网址 fxsc2.com
    “心怊怅以永思兮,意晻晻而日颓。”————————【九叹·逢纷】

    建安六年三月。

    经过一番人事调动,诸如颍川太守徐璆迁任光禄勋,侍中、平尚书事荀攸改任中书监等等,朝廷的人事格局发生了诸多变化。承明殿的大臣数量也急剧减少,只剩下司空、录尚书事赵温,骠骑将军、录尚书事董承以及尚书令吴硕三人。对此皇帝并没有另外补进人手,甚至连杨彪也只是空有司徒虚名,却无参决政务的权力。

    宰辅人员的减少无形之中加大了赵温等人的担子,同时也增加了他们手中的权力,董承对此自然是乐在其中,没了杨琦、黄琬等人的掣肘,他大可以将自己意见完完全全的提供在奏疏的后面以供皇帝参考,平日也可以拿惶然无助的吴硕使唤教训,满足了报复的瘾。赵温也或许是因为董皇后身怀六甲、董氏正如日中天的缘故很少与董承公开唱反调。

    权力的集中、敌手的隐退、同僚的避让,都让董承真真切切的享受到了一人之下的权势。黄琬走后留下来的许多未尽的摊子也都落在董承手上,他也对得起皇帝给他的信任,新年刚过便不折不扣的执行贯彻起去年遗留下来的政策。

    有了黄琬在前面打下的底子,加之董承强硬的态度,关东关西,江南河北,天下各州郡县乡在吃了整肃吏治的苦头后宁肯耽误开春的农时也咬着牙把案检民户的事情给办完了。且不说过程、影响如何,光是看董承交上来的数字就很让人欣慰。

关闭+畅/读=模式,看完整内容。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