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三章 何算其人 - 第1页
最新网址 fxsc2.com
    “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汉书·食货志】

    在孝桓皇帝时,天下有户口一千余万,人口五千六百多万。这是极盛时期,其后灾祸不断,水旱饥疫、羌胡叛乱、流民起义,导致全国的人口、户数大量减少。以至于在三国末期,全国总人口只有七百余万,当然,这其中不乏豪强大族隐匿人口、黎庶藏匿山林的情况,可其中因为战乱、疾疫、饥荒等原因而死亡的人口最少也有千万之数。

    如今皇帝提早中断了割据混战的趋势,消弭兵乱,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统一制度。没有了大规模战乱、疾疫等等,全国的人口总量应该是一个很可观的数字,按皇帝的估计,除开逃逸山林、被豪强隐匿的人口,如今的总人口至少在三千万左右。

    为了增加人口、鼓励垦殖,除了提供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和生产环境以外,还可以从税收的方面进行调节人口生育。少府负责征收人口税,供给皇室,自任职以来,王绛就此事有过一番了解,他新官上任,势必要提出自己的主张,才能表现自己的能力:“臣历数以往诸帝,所征算赋有增有减,并非一例不变,皆因当时局势而有所变更。”

    算赋的数额偶尔有因特殊情况而减轻的,比如皇帝巡行外出对途径郡县的恩典、鼓励流民归乡垦田、受过兵燹天灾的地区,一般最少的时候只收四十钱,最多的时候收一百六十钱。

    每年的算赋是除开更赋以外,压在平民身上最沉重的负担之一,百姓没了田地,也要缴纳人口税,所以才会四处流亡,逃避催征。如今的主流政策是轻徭薄赋,对此,王绛的想法是:“可将算赋由每年一百二十钱暂减为八十钱,孩童口赋改征二十钱,仍以七岁起征。”


关闭+畅/读=模式,看完整内容。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页